公司简介 组织架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办公环境 公司荣誉 管理团队
养老运营管理 养老培训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新生活 美丽传说 康美
奇峰科技 广西健康网 中国护理之声 合斯凯科技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红枫叶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南宁市总部路1号东盟企业基地一期E2栋
客服热线:0771-3293896
电子邮箱:3277946246@qq.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报告丨周燕珉:养老项目规划设计的误区和要点

2016-06-20 17:14:15   文章来源:    浏览数: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在这儿跟大家有一个分享。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养老项目规划设计的误区和要点》。

经过这么多年的筹备,大家说到养老元年的问题,其实咱们国家养老问题从很早就起来了。我们的养老项目也是逐年在进展中,最近这几年很多养老项目已经开始落地了。实践过程中从规划、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等等方面也都曝露出来一些问题。

今天专门说一下归纳出来,在实践当中感觉到一些养老项目有一些什么样的常见误区,还有一些主要的矛盾。先说一下养老项目规划设计常见的这五个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郊区老年住宅 = 小型别墅
误区二:最优养老设施 = 最多房间 + 居室朝南
误区三:老年公寓居室 = 一室一厅
误区四:卫生间适老 = 轮椅转圈
误区五:卫生间防水 = 设置门框

还有规范,现在消防规范和实践当中产生一些矛盾,我们会讲到这个,还有养老院不能超过三层,使我们很多项目受到制约的矛盾。

先看这五个常见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


郊区老年住宅,可以看到大多数现在郊外大盘都挺大的,上千亩地都来做养老社区。全都是一堆小别墅,占地多一点,联排别墅多一点。
  
我们看到面宽的相对比较节地的,大多数愿意做成这样,原因是如果是老年住宅,首先不能够要这么大面积。如果真的是为老人去住的,老人不需要好几个卧室,必须小型化这是肯定的。

但是做别墅或者是联排,都做的是楼梯,没有电梯。我们要做老人的,但是实际上做出来都是楼梯,老人每天上卧室上三楼,爬上去,他肯定做不到。现在50、60岁的时候能够做到,将来也做不到。如果这个地方是老年社区,其实在这一点上就不对的,已经是不对了。

现在老年住宅当中应该或者是必须,为了将来必须给他加一个电梯,或者是留有这个电梯的位置。现在也许经济条件限制,它可能做不到,或者确实可以不需求,我们也要留下那个空。留下那个空,将来加上电梯。即便现在经济上的问题不能够加上电梯,一定要留有位置,比如先当一个仓库都可以,要不然将来改造就没有办法改造了。

例如日本的松下生产小住宅的电梯。其实这种电梯特别小,在日本参观都看见过这种,都挺小的,而且日本现在住宅基本上都加了这个东西,他们个人住宅都是二层、三层的住宅,都加了小电梯。他们要求就是一个人坐着轮椅能够进到电梯里面的大小,还有一个考虑到有一个人如果是推他的大小,不用家庭住宅弄一个医院电梯。一般住宅就配好电梯或者是预留位置。

误区二


好的养老设施,房间多是居室朝南,当然现在讲的是老年设施,不是老年公寓,设施又泛指需要护理或者是半护理的,这样就是设施。在设施当中就是不一定非得居室朝南,这是大多数人的误区。

所有房间都朝南,然后辅助空间必须要有一部分要做,公共寝居厅就朝北了,这就是一个误区。老觉得把房间都朝南,一个一个好租出去,但是就把客厅给忘了搁到北边,或者没有地方只能搁到北边。

其实在做设计,特别是做老年设施,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比如空间布局,其他方面还有很多要求。如果把房间都朝南了,也许带来的是动线不方便,护理人员效率低,这样还是不长久,对老人服务不够好。考虑还是多元的,并不是仅是房间朝南的问题,我们应该把起居厅放在南边去。我们一直也坚持这个观点。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起居厅生活,如果房间朝北,没有关系,大部分时间都在起居厅里,可以晒太阳,如果大部分都在客厅,这样只有中午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晒到太阳。
  
当然还要考虑动线,特别有利于管理和运营服务,这样就可能有一些房间朝了东西,这样有一些取决的问题,从各种角度来说,不一定非得是房间都朝南,但是总体效率高,大部分能朝南,这样比较好。

误区三


老年公寓。刚才说的设施,现在说的是公寓,公寓这种都是为了健康老人,他们觉得一室一厅比较适合,我们做一个50-60平米的一室一厅的房子,肯定适合,但是我们觉得也不一定,还是应该多样化。为什么?因为我们调研当中知道,老年公寓入住的人,很多人都是单人来住的,老两口有一个去世了,所以他才到老年公寓来的。要不然两个人都在家好好的,不一定非要来老年公寓,有很多是这样的,一个人来的,他也许不需要一室一厅,一个大一点的房间就很好了。
  
还有一种就是,可能不光是夫妇两个人,还带着他的父母,其中更老的一个人一块儿来的,是三个人来。我们也见过,他有一个孩子是有病或者有什么,从小就跟着他们,这种本来先天有毛病的,一直是父母伺候的,父母老了,还带着他来住,这样变成三个人来住,所以老年公寓绝不是夫妇两个人来,还有很多种其他类型,这时候房间也要多元化考虑。虽然看到样板间都比较好看,比较适合,但是也是适合一部分人。


例一

我们参观过瑞典的老年公寓,挺感兴趣的,觉得特别好。那间屋子面积跟一室一厅差不多大,但是客厅和卧室之间没有一个墙。例如有个屋子很有意思,他是一个作家,满墙都是书,有吃饭的桌子,写字的桌子,非常灵活,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这个家,而不是像我们平常床一搁没有别的地方,起居沙发一搁也没有什么地方了。这种空间非常灵活,我们老人就是希望给你一个空间我自己布置,而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布置房间。

误区四


卫生间就等于轮椅转圈在里面,现在很多设计就拿这个,我们国家有标准,卫生间保证轮椅能够转圈,上厕所,洗澡。我们卫生间为1.5转圈的直径做大一点,还有厨房做大一点,每个地方都大一点,但是卧室可能不够地方,或者总面积比较大,这也受不了,面积大了,也租不起。但是是不是非得卫生间转一圈呢?也不一定。


例二

通过巧妙的设计完成上厕所的动作,目的不是为了轮椅转圈本身。我们看到这个例子,日本设计师,他把两边推拉门推开以后,就可以转圈的,所以整个小房间就不是很大也没有关系,也可以做到。重要的是考虑,很多设计师都不会太知道老年人上厕所是怎么上成的,别人是怎么帮助他的,很多人确实没有这个生活体验。我们也写了一些书告知,最重要是有一个服务人员告诉他空间怎么样是对的,而不仅仅考虑轮椅转圈。


例三

拿一个事例,引用日本的,我们经常参观他们看到这种东西做的特别好。整个户型面宽,就是2.6米、2.7米的感觉,但是他考虑非常周到,比如一个床可以从小屋子里面出来,我们的大房间也许都出不来,从门那儿卡住,但它这个可以做到。但是厕所为什么小?厕所底下是三开的门,开完以后其实门开的比较大,所以轮椅不在里面转圈,就卡在门里面待着没有关系,推出来在外面转圈也可以。人家还考虑服务人员怎么帮他挪到上厕所的地方。只要把门设计好,这样可以完成如厕的动作。

误区五


门槛儿。我们为了防止水倒流,就设计了一个门槛儿。其实如果是轮椅或者就是老一点的老人上厕所,特别容易在这里摔倒。这是一个特别危险的位置。所以要想办法解决这个东西。看国外的设计,地上不是高起来的,而是一个缝,水可以留在缝里面,不往外走了,这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国外也做了一个篦子,这也是解决的办法。

规范与实践的矛盾


再讲一下规范与实践当中存在的矛盾,就是消防法规最近从严执法,使我们养老设施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原因就是去年那场大火,河南老人院落大火烧死很多人,我们消防法规从严执行。

我们看一下规定原来是怎么说的,规定原来是写的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场所等不应该超过三层。然后条文中解释了,什么叫做老年人活动场所呢?就是指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托养所,老年人的公共活动场所,这么一个条文说明。但是在这个理解上,大家都是不同的。

在消防上,咱们设计师图片怎么认为呢?公共活动场所就是指多功能厅,活动室,老人集中在这儿开会、吃饭这种地方人员较密集的地方,是公共活动场所。当然也理解公共场所人很多,如果着火了,疏散情况非常困难,老人动不了,服务人员把他们运输出去也很难,这时候觉得这样的空间不要搁在三层以上,将来非常难,这也可以理解。

那么消防部门审批的时候,他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就是认为老年人活动的用房,只要有老年人活动的用房,就是老年人活动用房。老人只要在这儿活动就是一种活动用房,因此不能超过三层,就是三层以上不能有任何老年人使用的房间。三层以上就是居住房间,老年人在这儿活动,所以三层以上不能是老年人活动房间。现在如果住的房间在三层以上,都不让建设,审批过不了,很多情况现在都出来了。

大家有一个旧建的改造,十几层,最后只能三层以下有老人,三层以上不能有老人,审批不过。本来已经住老人了,一检查,消防不过关,审批没有过,现在不能住了,让大家整改,变成这样的东西。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办法,土地也批了,规划也批了,突然到这儿消防不批,所以大家就变成妥协的结果变成两套图纸,在座有不少设计师,也知道这个毛病,变成设计两套图纸,一套是消防去批,一套是施工用这个。结果遇到这个问题,原来是五层都是写的老年居室这么做,三层以上不让做,那上面两层全换成“员工宿舍”,这样就过了消防那一关。

回过头说谁负这个责?设计师如果负责,这也很麻烦。设计师要求开发商负责,开发商也得认这个头,如果不认,床位太少。第二,规划局已经批了,不能重新报一遍规划,这样就认可了,责任就担了。这样一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地不让上三层就可以了,还是应该从多种角度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不让上三层,还有一个节地的问题。中国以后1/3的人是老人,大家都住在三层以下,我们国家土地根本不够使。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旧建筑当中有很多本来改造的时候,一二层本来是商店,就是在三层以上才能是老人可以去的地方,那么这也就改造不成,所以我们这里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希望不是专门说我们就简单地一刀切,不能在三层以上做老人房间了,还是应该从设施设备上多想一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舆论也是非常多研究这个例子。


例四

看一下国外有什么先进经验?设置临时避难场所。主要原则是宜“隔”不宜“疏”,老人住的过程中如果着火了,并不能马上疏散出去,先隔离了,先不让烟呛着,然后救援人来慢慢把他疏散出去。

日本就是把活动室、起居室,公共起居厅封闭了,让烟不能进来,有新风进来,窗户可以打开,等待救援,这就是人家做的一种方法。就算三层以下,人家也不可能运出去,这么多的老人一个一个抱出去,推出去,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消防设施设备上动一点脑筋,自动、自闭的防火门,一旦出现情况,它的门自动关闭区分出来,这个烟雾和火灾的一部分就隔离出来,其他地方就安然无恙。


例五

还有消防拴做得特别好。有个日本的例子,我们参观的时候,他给我讲解。平常消防带都是特别沉,一旦冲水进来压力特别大,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小伙子才能控制消防的龙头。但是他们做这个是专门给老人院的,哪怕是护士也能弄成的,专门设计成这样,压力没有这么大。特别在刚刚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里面都是值班人员可能是一个女的,拿这个马上把火灭了都可以,他在这上面想了很多的办法。我们觉得就是做得特别好。

总结


我们刚才讲的这些,首先是需要我们把这么多年来的一些实践和经验进行积累。

第二,打破思维定式,我们应该朝南,房间一室一厅,不是这样的,根据老人的真实需求想这个问题,设计要更多灵活化。

另外,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不是为了做得好看。为了完成规范,而是应该看看老人,或者还有包括这些护理人员需求什么,为他们做好这个设计。

最后,应该是面向未来设计。因为现在我们整个的人口可能老龄化程度很高,可是高龄化和超高龄化还不是现在这样。但将来这波人是走向高龄化和超高龄化,我们一定要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设计做到位。现在健康老人什么事都没有,将来一旦变成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时候,设计不能浪费,就得重来,就得为未来着想,做一点准备。

(责任编辑:红枫叶养老产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