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每月双周周三早上7点半到9点半,经济广播《天津早晨》与《行风坐标》继续联手推出“百姓呼声同城问政”大时段主题直播。昨天,节目策划推出“2017民心工程怎么干?”(第二期)聚焦“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回应热点问题。
在昨天的大时段主题直播中,共接到三十多位听众打来的电话和微信留言,市民焦点集中在社区养老未能全覆盖以及公办养老床位数不足两大方面。
家住河东区常州里的王淑兰大娘今年77岁,她和老伴儿是双残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且在外地上班,自己和老伴儿又行动不便,王淑兰希望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录音:乳腺癌切除、老伴儿偏瘫现在做饭、出去挺困难的,想来个志愿者一对一帮忙。送个餐、买个菜。】
做客直播间的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丛永健表示目前河东区建有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服务站60个。下一步,河东区将以“智慧养老”为技术支撑,让照料服务进社区、进家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对于王淑兰大娘反映的问题,市民政局已联系河东区尽快解决。
【录音:河东区有这种送餐的专业食堂,配餐中心。在河东区也建了一批日间照料中心,都可以实现送餐、家政等便利服务。】
作为今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今年本市将新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30个,推动已建成的3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兼具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功能。市民政局副局长朱峰介绍说:
【录音:向居家养老倾斜,把原来的居家养老的试点进行升级改造。请社会组织和企业来运营日间照料,居委会不再做日间照料工作,因为它有一定专业性。同时,在这些日间照料点中植入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
同居家养老相比,如今“机构养老”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接纳,可是国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已困扰老人多时,市民陈女士说:
【录音:我和老伴儿有糖尿病和癌症,独生子在外地,我们在自理上有些问题。去民办养老机构,两人都是企业退休,还有药费,支付不起。国办的我们在2013年就登记了天津养老院,告诉我们要排队。】
近几年,公办养老机构因为扩张的不大,新增的床位少,而希望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人比较多,所以现阶段仍无法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很多老人长期无法入住便放弃了排队申请。为了解决入住难的问题,今年,市民政局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市民政局副局长朱峰介绍:
【录音:公办养老院入住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天津市公办养老机构有6家。这方面我们有几个方式解决,第一扩大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新建了一个拉萨道养老院,去年年底试运营,它能提供200多张床位。在河东还有一个公办养老机构正在建设,大概有500张床位。还有职工养老院正在扩建,今年能拿出90张床位。天津养老机构有400多家,70%以上都是民办。在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情况下,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管理。】
据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本市持续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对社会力量开办机构养老,取得养老机构许可证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养老院428家,其中社会办养老院301家,养老床位6万1152张,全市社会办养老床位数占比达到76.2%,远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
对于昨天节目中百姓反映的各类养老问题,我们将在核实清楚后通过节目集中做出回复。下期3月8号“百姓呼声同城问政”大时段节目,我们将聚焦医疗消费和食品消费等权益保障问题,届时市卫计委和市场监管委相关负责人将做客节目,欢迎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红枫叶养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