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叶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南宁市总部路1号东盟企业基地一期E2栋
客服热线:0771-3293896
电子邮箱:3277946246@qq.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新闻
思想和观念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新华社记者 姚晓娜
自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无论是在生态环境建设,还是在社会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众对三地协同发展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未来,三地需要根据中央的顶层设计,着眼全局,进一步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摒弃“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识,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加快协同步伐。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京吃不下、天津不够吃、河北没饭吃”,基本说明了三地各种发展失衡的状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解决北京吃不下的问题,又要解决天津吃不饱的问题,更要重点解决河北没饭吃的问题。
当前,河北的发展程度最低,中央给河北的定位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试验区,现代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生态环境的支撑区和全国商贸物流的基地。对钢铁产能大省河北来说,首先意味着巨大的“去产能”的任务和挑战。这不仅是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河北在行动,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说:“我们铁的产能已经去了3391万吨,钢的产能已经去了4106万吨。相当于两个鞍钢。”
协同就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河北钢铁“去产能”,北京市已成为“受益者”:2015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6天,较2014年增加14天,重污染共46天,较2014年减少1天。2015年,京津冀地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0%,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北京也在给河北“造血”。2015年,北京多种业态落户河北,其中现代的第四工厂落户沧州,总投资120亿,预计今年六月投产后,可创造3500个就业岗位。“河北在去产能腾退空间的同时,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要进行有效的合作,而且这种合作是在产业链合理分工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合作。”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表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幕刚刚拉开,从最近两年的实践看,三地有些区域需要在思想和观念上强化协同意识,需更加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地方内部省、市、县不同层级以及相同层级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河北在北京疏解产业过程中各地争相承接,存在同质化争抢问题;盲目上马园区,却因园区过多招不到商,土地圈而无用成为荒地;各园区联系较少,导致无序恶性竞争,产品和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都需要加强协同、科学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胡克勤认为,“跳出北京发展北京”,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京津冀才能协同发展。“跳出北京发展北京”是指真正解决北京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要高标准、深层次、大尺度谋划,解决北京和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问题。反之,天津与河北也要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自己发展自己,谋求共同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京津冀协同的关键是思想和观念的协同,如果口头上喊协同,行动上还是各打各的小算盘或者是比划比划装装样子,推进京津冀发展恐怕只能是个概念罢了。(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周年 一盘棋建设步入纵深
新华社石家庄2月28日电(记者白林)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两年来京津冀三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协同发展逐步迈向纵深。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已印发实施。这是中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未来,京津冀地区将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
目前,北京正在“瘦身健体”,服装批发市场正向河北等地转移,中关村科技企业正抢滩布局河北、天津。河北作为承接地,积极与北京对接。比如,作为“明星项目”之一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按计划将于今年10月实现量产。届时,北京现代汽车的年产能将达135万辆。
长期以来,“北京吃不下”“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顺口溜折射出三地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窘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已逐渐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
2014年2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两年多来,“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红遍京畿大地的热词,胶着多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
生态、交通是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去年底对外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目标任务。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的通报显示,京津冀城市空气质量去年平均达标天数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3月底前,“京津冀核心区”六市率先试行统一的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
在交通领域,津保铁路去年底开通,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轨道网完成了“一横”。由此,京津冀进入了1.5小时圈,三地全面实现高铁互联互通。
截至目前,河北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实现与京津高速贯通,预计2016年底,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河北段将全线建成通车,河北将有11条高速公路直达北京,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将全面提速。京津冀还实现了公交跨区运营。去年12月,三地的部分线路已经开始试行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业务。
此外,司法、医疗、教育、文化等多领域一体化进程正在全面推进。
目前,京津冀正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北京已打响一场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十三五”期间严控2300万人口红线,关停退出上千家污染企业,加快城市拥堵治理;河北今年将加大节点城市扩容和中等城市发展力度,打造一批“微中心”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2022年北京将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京张两地在交通、体育、环卫、医疗、旅游、养老等多领域的合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专家认为,京津冀三地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抓住“核心”?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赵超)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从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经过一年多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也已清晰明确。
“实施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会议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首都功能。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四个中心”明确了北京的功能定位。而从实际情况看,北京承担了太多功能定位之外的功能,已经到了非疏解不可的地步。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日前指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一个浮肿的巨人,必然是步履艰难,很难走远的。北京要轻装上阵,有些优质资源就要到河北天津去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路径何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认为,实现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叶裕民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要控制和疏解与北京首都功能定位不相符合的基础产业,进而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是主要目标。会议强调,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要审视城市基本功能,从基础产业规模去控制,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手段控制流动人口,那样的瘦身既有损于城市有机体的健康发展,也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叶裕民说。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另一个着力点是一体化。会议提出要推动实现“三个一体化”,即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纵观京津冀,交通路网布局不合理,还未形成高效、经济、可靠的运输体系;人力资源、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各自为战,要素合理流动依然受体制机制阻碍;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专家指出,实现“三个一体化”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紧密相关。“有了一体化,三地才能在发展条件上达到大体平衡,产业转移就会具备更加便利的条件,人、财、物才能充分流动起来。”张占斌说。
从长远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使命是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会议提出,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
随着这次会议的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已指日可待。“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次体制机制创新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重大改革试点,为区域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
网友“一块石头”:京津冀协同发展利国利民,三地就是要打破地域观念,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加快协同步伐。
网友“加油小熊”:“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管是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还是在国内其他地区经济建设中,均要树立谋万世的理念,切实为子孙后代做好事做实事。
网友“ZIPPY”:只有摈弃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的身份概念,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人的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心通情融。
网友“涛声依旧”:我国的现状决定了,可以实现部分地区先试先行的办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希望能够切实落实好这一理念,为国内其他地区协同发展趟出一条可行之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红枫叶养老产业)